學校主頁|網站管理

教學管理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人才培養  > 教學管理 正文

太阳教師參加第三屆新時代大學日語課程建設與教學發展研讨會

 

 

來源: 日期:2024年03月31日 22:26浏覽數:

撰稿人:吳  娛     審稿人:劉祥清

2024年3月29日-31日,太阳教師吳娛受邀參加了第三屆新時代大學日語課程建設與教學發展研讨會。來自全國的150餘位專家學者及高校教師圍繞本次大會主題“多維創新 數智引領”進行探讨,力求推進大學日語課程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大學日語教學新生态。

在大會報告環節中,三位專家分别就教育數字化背景下日語教師關注的不同主題作了精彩紛呈的分享。天津外國語大學修剛教授在題為“教育數字化背景下的大學日語教學”的報告中,首先指出當前大學日語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然後剖析了新質生産力與教育的關系,并對數字化如何賦能大學日語教育進行了思考。修剛教授闡述了數字化對日語教學形式和大學日語教學内容帶來的變化,如教學時間與空間、情景與現場、教學評估的變化,以及教學資源、工具、内容和方法的轉變,強調高校教師應該進一步提升智慧化涵養,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參與,開展融于教學全過程的伴随式評價,用數智賦能大學日語教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陳多友教授在題為“數字人文與翻譯研究”報告中,介紹了數字人文時代人文學科在研究方法、跨學科合作與交叉研究、數字出版和開發獲取、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新發展,闡釋了數字人文與翻譯研究的關聯性,介紹了在具體研究中使用率較高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包括文學作品語料庫、文本挖掘和統計分析、文獻檢索和引用分析、對照工具和翻譯記憶庫。陳教授指出,翻譯研究也面臨着各種機遇和挑戰,強調數字人文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文學翻譯和人文學科研究方法,兩者應相互補充,共同推動文學翻譯領域的發展。西安交通大學張文麗教授在題為“數字技術賦能大學日語教學改革與模式創新”報告中,闡述了數字技術在大學日語教學中的應用,表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在線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語言學習軟件和語言測評助力教學,介紹了數字技術賦能的三種創新日語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智能化輔助教學與自主學習、虛拟文化體驗與跨文化交流,并分析了數字技術應用在大學日語教學中的優勢。張教授認為,人工智能正在從“工具”向“夥伴”轉變,但同時人工智能賦能高等教育必須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圓桌對談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院長周異夫教授主持,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院長高潔教授、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兼日本文化經濟學院院長毋育新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語言文化學院院長楊曉輝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院長席娜教授和大連外國語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副主任祁福鼎教授一同就數字化時代下大學日語教學的研究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讨。

在數字化與教學實踐環節中,上海外國語大學曾婧副教授以“用‘微’力激活課堂——課件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為主題,詳細闡述了微課的特點、痛點以及如何找準微課生态位。曾教授提出用産品思維打造微課,以激活課堂,提倡師生共建微課,以滿足學生需求,提升教學效果。

南京林業大學黃博老師以“活用WE Learn 助力構建大學日語智慧課堂”為題,指出了大學日語課堂的困境,并強調智慧教育在解決這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随後,黃老師詳細介紹了大學日語課程目标與課程設計、任務類型與任務設定,分享了外教社WE Learn平台應用于大學日語智慧課堂的案例和經驗。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陳潔羽老師分享了數字技術在題庫建設中的運用,強調了教師數字素養的重要性,介紹了如何利用數字技術解決題庫建設的難點,提高課程口語考試的效率,呼籲各位教師面對冷門需求時,積極就地取材,大膽嘗試技術創新。


該研讨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分委員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日語分會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語言文化學院承辦。該研讨會是我校教師走出去與全國兄弟院校的一次線下交流機會,為我校大學日語課程建設的教學改革指明了進一步發展的新方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