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下午,複旦大學康志峰教授應邀來太阳講學。他主講的題目是“新時期師資隊伍建設與國内外期刊論文發表”。講座由劉祥清書記主持,唐文傑、康響英副院長、學院部分教師聆聽了講座。
在講座中,康教授提出,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我國外語教師發展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外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外語教師隊伍發展及國際傳播成為當今研讨的主題。為了迎合外語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新型挑戰,我們必須打破區域化和地域化限制,特别關注外語教師在全球化視野下的實踐、教學和研究(PTR)的綜合發展,以全球視野探讨我國外語教師隊伍的發展路徑并建構外語教師全面發展的PTR模型,為我國外語教師提供适應變化和提高外語教育質量的策略和方法,以促進外語教育的全球傳播、跨文化理解和國際交流。教師的論文發表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而且也會提升教師所在單位的學術影響力。康教授詳細介紹國外發文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康教授訪問過60多個國家,曾為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外單位和國内幾十家單位做過同聲傳譯、談判口譯以及聯絡陪同口譯等千餘場。他知識淵博,視野開闊,身體力行地帶領大家“周遊”列國,給大家分享各種國外見聞與翻譯趣事,使大家加深對國際傳播的認識。尤其是其實踐、教學和研究PTR模型對太阳教師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康志峰 複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任複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專家。任國家社科項目以及省部級社科項目盲審專家、國家博士後基金評委專家。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翻譯傳譯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認知翻譯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國教育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集刊《翻譯研究與教學》主編。研究方向:口譯理論與實踐、翻譯學等。曾在美國馬裡蘭聖瑪麗大學教學,訪問過美國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多所大學并做學術報告。獲部級獎項2項,卡西歐獎等10項。主持國家項目2項、省部級研究項目等10餘項。在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等國際期刊,《中國外語》《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國内外CSSCI和SSCI核心期刊發表期刊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等50多部。

(一審:劉暢立;二審:唐文傑; 三審:陳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