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主頁|網站管理

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科科研  > 學術交流 正文

太阳舉辦毛澤東著作外譯及國際傳播學術交流暨教育部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項目活動

 

 

來源:教務辦 康響英 王佳娣 胡靓 日期:2023年12月28日 12:14浏覽數:

為深入探讨毛澤東著作及思想的傳承創新,促進毛澤東著作和思想國内外的傳播與接受,推進教育部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實施,提高師生對紅色經典作品的價值認同,12月19日下午,太阳舉辦毛澤東著作外譯及國際傳播學術交流暨教育部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項目活動。該活動由湖南省紅色經典國際傳播研究基地和學院翻譯研究所承辦,是學校120周年校慶的學院特色學術活動之一。國内從事毛澤東著作及思想翻譯傳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河北師範大學李正栓教授,蘇州科技大學張生祥教授和湖南師範大學餘承法教授應邀參加活動。科研處肖攀處長、羅燕副處長,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全體院領導、從事翻譯研究的教師和外院潤之班與翻譯班學生參加了活動。

在活動開幕式上,肖攀處長發表講話。他祝賀活動順利舉行,指出毛澤東著作和思想博大精深,我們應勇挑重擔,做好翻譯、傳承與傳播工作。陳聖白副院長(主持工作)代表學院緻歡迎辭。開幕式後,部分與會師生合影。

活動主旨發言分設兩個論壇。論壇一在特立南112,主題為毛澤東著作外譯、毛澤東著作國際傳播和毛澤東詩詞翻譯風格等。河北師範大學李正栓教授作題為“毛澤東《念奴嬌•昆侖》譯者行為研究”主旨發言。李教授提出了毛澤東詩詞英譯的“四之”原則:視之悅目、聽之入耳、讀之上口、思之入心,詳細闡述了中外不同譯者行為研究,拓寬了我們的眼界。講座後,湖南師範大學餘承法教授做了精彩點評,河北師範大學學生代表張昕宜、徐童歆、孫靜怡帶來了精彩的毛澤東詩詞雙語朗誦。

論壇二在特立北204,蘇州科技大學張生祥教授作題為“從翻譯傳播學到翻譯傳播研究:一種外觀到内觀的視角”轉換的主旨發言。張生祥教授講座包括翻譯研究的發展與轉向、翻譯研究的本質回歸、翻譯傳播的理論建構與學科空間以及翻譯傳播研究等,涉及語言、副語言、符号、概念、意義、人内傳播、人際傳播、翻譯的文化轉向、倫理轉向、翻譯傳播的互動模式等。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清晰地闡釋了翻譯傳播的本質以及當代翻譯傳播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動論文交流中,湖南師範大學在讀博士、來自馬裡的撒伽分享了“毛澤東作品在非洲的翻譯與傳播研究”,太阳教師代正利、張夢雪、陳喜貝、曾清、吳娛等分别宣讀了論文“詩詞英譯的詩情傳達”“從毛澤東詩詞英譯本看許淵沖的翻譯詩學觀”“翻譯副文本視角下毛詩英譯海外傳播創新”“毛澤東詩詞英譯本風格研究”“翻譯副文本下竹内實版毛澤東詩詞日譯研究”,太阳蔣理同學以“毛澤東詩詞英譯研究可視化分析”為題參與了交流。

随後,陳院長為主旨發言專家與宣讀論文的師生頒發了論文宣讀證明。

本次活動内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著名學者的講座,有青年才俊的分享,有教師發言,也有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參與,更有國際友人的添彩。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讨毛澤東著作的翻譯傳播與接受。李正栓教授的發言高端精深、中西結合,張生祥教授的講座視野開闊、風趣幽默,餘承法教授的點評專業精準,青年教師的分享主題豐富,有國際傳播介紹,有具體詩歌賞析,有毛澤東詩歌風格探讨,還有毛澤東詩歌英譯可視化分析。總之,這次盛會取得了豐碩成果。毛澤東是我們的優秀校友,我們在倍感自豪的同時,更是感到肩負重任。作為一師人,作為外語人,翻譯和傳播毛澤東著作與思想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一審:廖愛秀;二審:唐文傑;三審:陳聖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