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行,掀起了全國學習的熱潮。根據上級部署和要求,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生第一、第二黨支部積極組織學生黨員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學生黨員黃文靜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裡面有個關鍵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幹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于心,這樣,人生奮鬥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還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每個黨員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斷進行檢視、剖析、反思,不斷去雜質、除病毒、防污染。”我們作為共産黨員,更是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要堅守自己内心的信念。而我,作為教師預備隊的一名先鋒者,無論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還是日常生活中,我都會秉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關鍵詞來不斷要求自己,升華自己!
學生黨員郭奕表示,通過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從中獲得了許多感悟。這一卷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是一部閃耀着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作為一名即将進入實習的大四的預備黨員來說,我覺得可以從中吸取到許多的知識和營養。拿全面從嚴治黨來說。作為一名準老師,我們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提高黨性修養,起到先鋒模範作用,我們要把高标準嚴要求貫穿于全部教學工作和生活中,養成一種習慣、化為一種境界。要加強道德修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善惡,追求健康情趣,不斷向廉潔自律的高标準看齊,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
學生黨員徐園表示,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國,文化曆史根基雄厚,積澱了許多優秀的曆史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2017年最新頒布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就提到了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作為一名英語師範生,我有責任,有義務在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培養家國情懷,堅定中華文化自信,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有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成為對自己負責,對社會有貢獻,對祖國有擔當,對未來有遠見,新時代人才。最後借總書記的一句谏言結尾: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信文化自信,将會走得更遠!
學生黨員賀悅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裡的關鍵詞:以人民為中心。這個關鍵詞是重中之重,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内涵。為人民服務,是共産黨員的宗旨所在。而人民的一切關乎着國家的一切, 我國一向重視民生和民聲。今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而在這困難重重的上半年中,我們也看到我國始終将人民擺在首位,關心着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積極抗疫防疫是,推進複工複産也是如此。例如在疫情期間的有效救治、居家隔離、逐一排查,都将人民的健康擺在首位,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都是因人民而産生的。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這些都不隻是口頭上的話語,在我國實施的各項政策中可以看到,這些都化作了堅定有力的行動。
學生黨員張月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一個關鍵詞是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另外《習近平用典》英譯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化進程,而少數民族文化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它文化一起形成了源遠流長、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學生、一名外院學生,更是要響應時代的召喚,在具體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揚民族文化自信,要利用跨文化交際的環境優勢,對比中西文化差異,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貢獻綿薄之力!
學生黨員唐楚英表示,在學習這本著作時,看到了這樣一段話:“黨内所有的政治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對黨是否忠誠。忠誠是共産黨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我的入黨動機是以一名共産黨員的身份,在我現在所處的地位來盡可能地幫助身邊的人,為黨和國家的建設、發展作出自己滄海一粟的貢獻。從我進入到大學以來,我嘗試讓自己去幫助身邊的人,在班級擔任班幹部後,我享受到了為同學們服務的快樂,那份快樂是自己在努力一番過後讓身邊的人也适用其中、補其所需的雙倍快樂,我明白,如果這些服務的事你不做我不做,黨員也不做,那麼誰來做?無疑黨員要沖鋒在前。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的群衆是身邊的同學,我們要接受的是同學們的監督,要服務和奉獻的也是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增強自己的集體榮譽感和鍛煉我的處事應變能力。在經過了一番學習和思考後,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入黨動機: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下,做好自己的一份事,在自己的崗位上為黨和祖國的發展建設出一份力,散一份熱,發一份光!
學生黨員陽歡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21世紀的教師,我們要認清形勢,堅定觀想信念,要自己給自己制定找升目标,工作日标,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工作,而不是盲目跟風。例如:在學習中,要做到結合工作實際學習業務知識、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在工作中,要做到理論聯實際。邊做邊學,對于自己的工作要有周密的計劃,而不是想到什麼做什麼,不能刺令夕改。同時作為黨員的我們還要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對黨章“内化幹心,外化于行”,以實際行動維護黨的理想信念的嚴肅性,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提高黨性修養,解決好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學習的日的全在于運用。我們依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白教育的改革剛剛開始,真抓實幹。一旦斷了值子,再好的想法也是空中樓閣,因此,我們必須将抓落實擺上極其重要的位置,做到落實落實,再落實。
學生黨員唐蕾蕾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肩負着比以往更重的曆史任務,也應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的工作當中,擔當時代責任。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改革發展穩定等各方面工作,緊密結合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知行合一、學以緻用上下功夫,真正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凝聚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當代青年更應當隻争朝夕、真抓實幹,勇立潮頭、争當時代弄潮兒,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