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主頁|網站管理

潤之英才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人才培養  > 潤之英才 正文

22級“潤之英才班”本學期首次讀書沙龍活動成功舉辦

 

 

來源:22級潤之英才班 劉飛陽;翻譯系 胡靓 日期:2024年09月27日 20:48浏覽數:

9月26日晚,22級潤之英才班本學期第一次讀書沙龍在懷中樓605教室如期舉行。本次學習活動圍繞教育學、翻譯學及文學領域的經典著作展開,吸引了衆多師生前來參加。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陳豔君教授、學業導師範曉露博士、胡靓博何22級潤之英才班所有學生士參加了此次分享會并分别進行了現場點評。

龔安琪、呂帆、劉濤、文一玺四位同學帶來了精彩的分享。龔安琪為大家解讀了教育學經典著作《什麼是教育》。龔安琪從書中的核心觀點出發,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質與終極目标,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人文精神如何滲透到科學教育中?在科技創新教育如此火熱的當下,我們的文科教育又該何去何從?”她強調,教育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激發學生的潛力與思想。龔安琪的觀點引發了在場師生的深思,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緊接着,呂帆同學帶來了《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的分享。她詳細分析了翻譯在五四運動前的中國社會思想變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翻譯推動了近代中國思想啟蒙和文化轉型,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呂帆的分享讓大家對翻譯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随後,劉濤同學分享了《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诠釋——從道安到傅雷》。他介紹了道安的翻譯理念和傅雷“信、達、雅”的經典翻譯标準,梳理了古今翻譯思想的傳承與創新。劉濤的分享讓大家對翻譯理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激發了大家對翻譯實踐的興趣。範曉露博士在點評中鼓勵同學們從中進行鑽研,獲得新的發現,并強調在翻譯中要更多關注文化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最後,文一玺同學為大家帶來了餘華的小說《第七天》的分享。她通過對小說中人物命運的剖析,探讨了生命的孤獨、死亡的意義及生存的掙紮等深刻主題。文一玺的分享引發了全場對生命本質的深思,大家紛紛表示被餘華細膩而冷峻的筆觸所打動。胡靓博士在點評中認為,餘華的作品揭示了當代社會的複雜性,作品中表達的哲思引人深省。

副院長陳豔君教授提出英語大閱讀的理念,勉勵大家不隻做看書人,而是要從“讀書人,解書人,講書人,踐書人”的多重視角将閱讀走向深處,落到實處,做到“讀-思-言-達”,多讀書、多思考、多産出,将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讀書沙龍圓滿落幕。此次活動不僅拓展了大家的知識視野,也激發了大家對不同學科經典書籍閱讀的深入思考。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雲:“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此次讀書沙龍既是一次跨學科的思想交彙,也是一次心靈的共鳴與啟迪。相信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大家會繼續探索書中的智慧與人生的真谛。

(責任編輯:廖愛秀;審核:陳豔君)

關閉